环球基金www.etnetchina.com.cn

《「香」讲积金-香敏华》上半年维持3D投资策略

2023/04/04 10:09打印本文章字体:
  《「香」讲积金》面对通胀回落速度缓慢以及近期银行陷困引发金融市场震荡,美国联储局
作出了艰难的议息决定,通过加息0.25厘,指标利率升至4.75厘至5厘区间,符合市场
预期。议息声明无再提持续加息,由「持续加息可能是合适」,改为「一些额外强化政策可能是
合适」。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亦表示,如果需要,央行将进行更多加息以对抗通胀,反映
当局希望在加息步伐上保持弹性,继续观望通胀走势和金融市场发展。市况短期内将维持波动,
我们认为上半年3D投资策略仍可取。
  3D策略指的是防守(Defensive)、分散(Diversify)和平均成本
(Dollar-cost Averaging)。近期美国矽谷银行倒闭触发银行信心危机
,瑞信(CS)首当其冲,最终在瑞士政府、央行SNB等介入下,瑞信被瑞银集团(UBS)
低价收购。各国政府和央行在应对危机方面累积了经验,行动较以往迅速和果断,有助防止危机
蔓延,不过瑞信名义价值约160亿瑞郎的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被完全减记,引发市场
争议,短期内市场波幅可能会增加。我们认为,2023年上半年市场仍然对经济数据相当敏感
,防守策略对于投资年期短或即将退休的强积金投资者而言相当重要。
 
*加息周期进入尾声*
 
  美国在短短一年内大幅加息,债息急升直接拖累了债券市场去年的表现,但随著加息周期接
近尾声,债券短期可望看高一线。据彭博通讯,联储局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官员预测今年年底
利率中位数为5.1厘,即预期今年年底前尚会加息一次。但利率期货市场反映5月份加息机会
低于一半。不少企业债券目前提供的息率偏高,吸引机构投资者青睐。反观股票资产仍可能要面
对盈利被下调的压力。去年出现数十年未尝一遇的股债齐跌局面,投资者难以分散风险,但笔者
相信今年加息因素淡出之后,分散投资于股债市场仍有效为组合波动性提供缓冲。
 
*过去20年美股和美债指数年度回报,仅2022年股债齐跌*
 
  --------------------------
           标普500指数 彭博美国国债指数
  2003       28.3%     2.2%
  2004       10.7%     3.5%
  2005        4.8%     2.8%
  2006       15.6%     3.1%
  2007        5.6%     9.0%
  2008      -36.6%    13.7%
  2009       25.9%    -3.6%
  2010       14.8%     5.9%
  2011        2.1%     9.8%
  2012       15.9%     2.0%
  2013       32.0%    -2.6%
  2014       13.5%     5.1%
  2015        1.4%     0.8%
  2016       11.8%     1.0%
  2017       21.6%     2.3%
  2018       -4.2%     0.9%
  2019       31.2%     6.9%
  2020       18.1%     8.0%
  2021       28.5%    -2.3%
  2022      -18.1%   -12.5%
  2023 YTD    4.7%     2.2%
  --------------------------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永明资产管理,截至2023年3月21日
 
  长线强积金投资者宜继续透过平均成本法把握在波动市况下累积吸纳资产的机会。我们经常
强调一笔过投资与月供投资是非常不同的概念:一笔过投资是一次性投入,若入市后遇上大跌市
,投资者账面有所亏损,或许会寝食难安;反观月供投资是每月买入相同的金额,大跌市提供了
趁平买入更多单位的机会,捡到便宜应心感欢欣。强积金的月供投资部分就像是建造一个水塘。
市场下跌之时,我们努力用铁铲挖出一个碗形的水塘。当市场回升,我们看到水塘注满的是过去
每月投入资金的利润。其实,平均成本法可以拉匀整体投资的成本,长远帮助抵御投资市场的短
期波动。
《永明资产管理高级投资策略师 香敏华》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