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基金www.etnetchina.com.cn

《投资新视野-邓嘉南》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2023/11/03 10:01打印本文章字体:
  《投资新视野》面对高居不下的通胀,全球央行如何因应当地经济增长情况制订其货币政策
?虽然联储局已经作出进取的政策行动,但经济强劲增长,通胀远高于目标水平。反观欧元区经
济受困,2023年上半年仅增长0.2%,欧洲央行可以放心宣布利率周期已经触顶。
 
*美国联储局*
 
  联储局在第三季再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现已升到5.25%至5.5%,而短期利率
与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高位相同,正好抵销过去15年推行刺激性货币政策时的加息幅
度。与此同时,联储局继续缩表,但但美国失业率仍接近周期低位,经济强劲增长,通胀远高于
目标水平。因此,决策官员正反思其行动是否足以令需求放缓,并使通胀持续回落至目标。
  除房地产等行业外,这次大规模的加息周期并未对整体经济带来明显影响。有鉴于此,当局
或会维持现有利率水平(甚至可能略高),而持续的时间将远超上季的预测,旨在令经济继续受
压,迫使通胀回落至2%。不过,过往经验显示,这类情况通常以衰退作结,经济或会在利率触
顶后的数个月内崩溃,促使当局逆转政策。
 
*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在9月份上调存款利率至4%后表示,相信「主要利率已经到达为通胀及时重返目
标作出重大贡献的水平,而且维持的时间已经相当充份。」
  因此,在欧洲央行有信心通胀将回落及维持在2%水平之前,今后可能维持利率不变,令工
资或企业利润不会受到第二轮通胀效应的影响。然而,欧元区经济乏力,贷款减少,货币供应崩
溃,经济或会衰退。我们希望欧洲央行切勿重蹈2007年的覆辙:当时欧洲央行最后一次加息
,而雷曼兄弟在六个星期后倒闭。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经济在疫后反弹,但动力无以为继,房市持续明显低迷。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三个
月轻微减息,又透过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长期为经济体系注入流动性,并放宽房市调控
政策和推动消费等,但效果不大。
  现时看来,中国似乎不会改变政策重点。至于当局会否由于所受的冲击而采取应对措施,则
仍是未知之数。
 
*英伦银行*
 
  英伦银行在第二季末几乎无法控制利率预期,但经济迅速转弱,加上核心通胀出乎意料下降
,化解了英伦银行的困局。
  当局今年将致力把利率维持在足以持续压低通胀的高水平。正如首席经济师Pill指出,
英伦银行的目标是稳定利率水平,避免大升大跌。如果当局再次加息,我们将会感到意外,因为
受不利因素影响,英国现时正处于或相当接近经济衰退。
  然而,薪酬仍然显著上升,但这可能纯粹反映2022年实际收入受压和劳工市场紧张的情
况。同样,面对经济阻力,民众的可支配开支减少,或有助核心通胀缓慢而稳定回落。
《晋达资产管理大中华零售业务主管 邓嘉南》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