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基金www.etnetchina.com.cn

《宏观有法-艾西亚》中国房产困局与经济和金融体系间的危险联系

2023/08/23 10:01打印本文章字体:
  《宏观有法》从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泡沫破裂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会引发一系列的
连锁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如此,后来的西班牙和英国的经历也是如此。日本也因
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却是以更加长期和持久的方式呈现

  中国的情况显然与日本更为相似,因为中国和日本一样也是外部债权国。这意味著中国房地
产行业不是靠海外借贷来扩大规模的,而是靠国内储蓄融资。从这方面来看,除非中国家庭决定
抛售中国资产,否则避险环境下「急停」的风险是比较有限的。中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非
常低,即使是日本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何况中国由于实施资本管制,更不易出现这样的风险。
 
*房地产供应过剩及价格放缓*
 
  对于中国来说,走出危机的唯一方式是慢慢调整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这是一个漫长
而痛苦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由于房价前景黯淡对投资需求产生一定影响,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两位数负增长。其次,价格管道也在快速发挥作用,生产者价格一年下降了
5%左右。生产者价格整体通缩也开始传导至消费价格,今年7月,中国CPI指数首次出现负
增长(-0.3%)。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吸收房地产过剩供应的过程中,中国政策制定者能否避免或妥善处理其
带来的痛苦。最明显的一个方法是取消「三道红线」,这是2020年夏天为了限制房地产开发
商杠杆而颁布的监管政策。
  事实上,「三道红线」已经暂时放宽,并且放宽政策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这也无法扭转
当前的困局。因为住房需求大幅下降,开发商不愿再投资和建设更多,也就不再需要增加杠杆,
即使约束暂时放宽也难以起到推动作用。
  当前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位数下降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供应,但还不足以完全吸收房地产
过剩的产能。这意味著调整刚刚起步,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果。
  为了停止恶性循环,中国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更加关注有机会复苏的因素-譬如房地产市场
的情绪-但不要试图逆势而行,房价放缓就是趋势之一。事实上,中国人口总数出现下降,平均
家庭规模已经非常低,无法再缩小了。中国也未采取开放移民以缓解人口挑战的策略。
 
*对影子银行的外溢效应*
 
  我们将目光从无法避免的长期结果转向当下的影响,开发商倒闭对金融系统的外溢影响应该
是最值得注意的风险。特别是恒大(03333)-中国负债馀额规模最大的开发商-继
2021年6月未能偿还债务、进行了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后,现在美国申请破产以保护其资产。
  不仅是恒大,就在不久前,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开发商碧桂园宣布两笔美元债到期无法支付
票息。2021年底恒大债务违约时,碧桂园的资产负债表管理得更好,被视为开发商中的优等
生。因此,碧桂园最近公告的巨额亏损、盈利能力的迅速恶化可以反映出中国房地产问题的系统
性和严重性。
  除了经济增长放缓和通缩的棘手现状外,系统性问题还可能产生系统性结果。金融体系无疑
是另一个传导管道,因为开发商通过发行债券、部分通过银行贷款和影子银行(特别是理财产品
)来获得资金。后者在最近变得更加普遍,因为从前开发商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预售,但由于开
发商违约导致大量建设项目烂尾,家庭对购买一手房更加谨慎,因此预售大幅下降。
  中融信托,管理规模高达870亿美元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对散户的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
付,揭开了房地产困境和影子银行之间的危险联系。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房地产泡沫破裂不仅
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对金融部门也会。因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是中国决策者在调整中国经
济以应对房地产行业萎缩时的另一个关注点。
 
*确保金融稳定的措施*
 
  不同于经济增长和通缩压力,金融稳定性风险来得更快、影响更广,其中许多风险难以控制
。出于这个原因,中国新成立的监管机构(拥有更广泛的权力)必须制定一项计划,准备在银行
体系发生存款挤兑或其他形式的不信任时对系统进行干预。这也可能适用于金融体系的其他部分
-例如最后的贷款人难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特别是影子银行。
  总而言之,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结构性后果-例如经济增速放缓和通缩压力-无法避免,
但当务之急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应该关注减少可能会对金融部门产生的外溢效应,进行压制系统
性风险。等待的时间越长,可能需要的成本就越高。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艾西亚》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