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期货期权
│
权证
│
ETF
│
A股
│
外汇
│
环球基金
│
香港脉搏
│
香港好去处
串流版
用户登入
产品简介
申请服务
新增功能
客务支援
│
中国香港站
│官方微博:
环球基金
www.etnetchina.com.cn
loading...
基金首页
中港基金互认
new
香港基金排行
基金搜索
专家见地
基金数据
产品登场
QDII基金资讯
QDII教室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球基金
>
专家见地
> 《富泰有方-黄德泰》印度市场增长潜力高,聚焦四大投资亮点
《富泰有方-黄德泰》印度市场增长潜力高,聚焦四大投资亮点
2024/01/31 11:5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小
中
大
《富泰有方》印度过去成功实施改革,莫迪政府建立的经济及政策基础为印度经济创造了潜
力和推动增长的良性循环,促使当地经济达至自立的经济扩张,若未来十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GDP)每年增长10%,印度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便有望在2035年之前突破
10万亿美元。若能把握「印度制造」计划和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带来的机遇,制造业投资有望成
为新的增长动力。
我们认为金融服务、消费品、基建及资本投资和绿色转型相关的产业为未来的主要投资主题
。首先,金融服务需求上升,因此具稳健存款业务和贷款定价能力的私营银行具有吸引力,预料
这些银行将会从国有银行夺取市占率。我们认为,渗透率偏低的保险行业也有长远的增长空间。
其次,人口结构利好、收入持续上升,加上商品和服务的渗透率偏低,将推动民众的消费主义及
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再者,制造业复苏、公营机构主导的基建投资及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创造众
多资本投资机遇。
绿色转型方面,电动车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和高碳排放行业减碳,均带来投资机遇。以
往,印度依赖进口化石燃料,对财赤及投入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随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日
增,逐渐使重工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竞争力提升,运输成本有所降低。孟买计划投资400亿美
元,以缓解交通挤塞和推动运输减碳,并改善水处理及水质。我们相信,专注于提升产能、减碳
及实现自负盈亏商业模式的广泛基建发展逐渐成为常态。
同时,印度的新增长动力包括科技服务行业的投资和就业以外的动力。全球人才中心持续扩
大,印度专注提供会计、市场营销及人力资源服务。除服务行业外,印度在制药行业亦领先全球
,生产全球60%疫苗,并占全球药品出口20%。
*政策风险降,增市场信心*
印度政府在推动新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理莫迪以2014年的「印度制造」计划
为新工业化进程揭开序幕,该计划推出与生产挂勾的激励措施,以把握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带来的
机遇。印度政府的目标是把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提高至25%,尽管起步缓慢,这一目
标有望在2025年之前实现。
在政策确定性提高、通胀结构性下降,以及经常账赤字和财赤减少之下,加强市场对印度经
济的信心。我们相信这些因素最终应可导致实际利率下降。随著增长动力更多元化、基础更广泛
,而且周期性更低,印度的增长前景可望更明朗,所预期的国家风险减低,股本成本也因此下降
。
今年盈利料增17% 支持股市向上
印度市场在过去两年表现向好(以Nifty 50指数为代表),但其表现落后于企业累
计盈利增长的31%。由于当地股市估值有所降低,我们认为,若外国投资者相信印度的增长属
结构性而非周期性,印度市场应可于2024年被重新估值。
根据2024年的市场普遍盈利预测,现时MSCI印度指数的市盈率(PE)较其10年
平均水平高出一个标准差。展望未来,预计印度股市在2024年的盈利增长将上升17%,为
现水平PE提供支持。虽然其他市场的PE可能较低,但我们认为印度长远增长潜力较高。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香港联席主管 黄德泰》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返回专家见地
上一篇文章:
《基金债券攻略-凌风》成也债券、败也债券?
下一篇文章:
《投资特写-潘恩美》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未明,投资级别债增防守性
其它专家见地
《创富理财-龚俊桦》CES揭示AI应用多元化;美医保行业简评
2024-01-23 10:01
《宏观铨局-马桂铨》数据向好……但是
2024-01-23 10:00
《基金债券攻略-凌风》机管局债券最窝心
2024-01-19 12:20
《宏观论势-李依莱》2024亮点:优质增长与防守性价值型企业
2024-01-18 10:00
《雄才保略-蔡明雄》提高财务安全感,年轻一族宜及早规划
2024-01-16 10:00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