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期货期权
│
权证
│
ETF
│
A股
│
外汇
│
环球基金
│
香港脉搏
│
香港好去处
串流版
用户登入
产品简介
申请服务
新增功能
客务支援
│
中国香港站
│官方微博:
环球基金
www.etnetchina.com.cn
loading...
基金首页
中港基金互认
new
香港基金排行
基金搜索
专家见地
基金数据
产品登场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球基金
>
专家见地
> 《宏观有法-艾西亚》聚焦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财政政策
《宏观有法-艾西亚》聚焦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财政政策
2024/11/08 11:1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小
中
大
《宏观有法》中国近期可能会推出的财政增量政策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人们对接下来刺激措
施的规模有著各种各样的预期。目前,市场正密切关注本周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预
计会议结束后不久政府将会公布财政计划的详细内容。
我们很快会看到最终的财政刺激方案,或者至少是一些更具体的措施,但我们认为市场尚未
完全明晰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即将公布的财政刺激数字真正意味著什么?更具体地说,是否能达
到市场所期待的刺激程度?我们的答案是,也许不能。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很
大程度上在进行「清理计划」,而非简单的「刺激计划」,本文将详细阐述二者的区别。
*重点在清理债务和维护金融稳定,而不仅仅是刺激需求*
政府声明中最引人瞩目、规模最大的部分应该是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根据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在2018年第四条中的估算,中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约为20万亿元(人民币
.下同)。在最近的简报中,政府已经告知市场从2018至2023年底,政府债务已经减少
50%。那么预计从2024年开始,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约为10万亿
元。
2024年已经安排了1.2万亿元来置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假设政府的目标是
2028年前完成全部债务置换(对时间点的假设来自于财政部2018年提出的十年目标),
同时假设政府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继续每年安排1万亿元置换债务,那么此次会议一
次性宣布的金额应该约为6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约为39.7万
亿元,我们估算置换规模在6万亿元左右,减轻地方政府15%的负担。这一措施财政刺激效果
并非是直接的,因为债务重组不会改变债务总量,而是通过降低未来的利息支付来间接减轻地方
政府负担。
*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更多地是为了减轻地方政府负担*
这只是估算的数字,最终的公布也取决于政府推动财政刺激的节奏。如果政府希望用更渐进
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选择进行一次性公布的规模可能会减少。尽管如此,市场仍然普遍认为
,一次性宣布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更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尽管债务置换的规模庞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债务重组虽然会反映在官方债务资料中,
但并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刺激。原因在于,这种置换实际上不会增加政府的整体债务,只是
重新调整了现有政府债务的形式。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视为政府的一种隐
性负债,因此置换本质上是对这一观点的认可,旨在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这样做可以更好
地激励地方政府实施中央政府稳定经济的计划。本质上,这是一项针对地方政府的救助计划,而
不是传统意义的财政扩张。
*房地产清理和银行注资*
清理计划的另外两个重点领域是房地产和银行业,这都会导致政府债务的上升。房地产方面
,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估算过,政府需要投入约3.38万亿元购买未出售╱未完工的项目,以
避免住房供应过剩。彻底清理房地产业不太可能立即实现,因为这会进一步增加中国政府的债务
负担。银行业方面,由于利息收入和盈利增长放缓,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增强资本以缓解经济放缓
引发的风险。与传统的政府支出不同,向商业银行注资不会直接增加宏观经济支出。注资能够加
强这些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进而扩大对整个经济的信贷供应。截至目前,政府计划通过特别国债
向银行额外注资的具体金额尚不清楚。
*实际的财政扩张支出会是多少?*
实际的财政扩张是政府为提振经济而增加的支出(扣除政府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政
府没有可以增加自由支配的支出,由于所谓的「自动稳定器」效应,财政赤字也会扩张。这在中
国政府收入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今年年初以来,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降幅较大。中央和地方
政府的预算都在收紧,2024年前三个季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5.0%
和5.9%。
与之相对应,自动稳定器效应在提振支出方面的作用不那么明显。在中央政府持续支出的同
时,前三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总和继续同比增长9.0%,而地方政府整
体支出同比下降2.0%。换言之,政府的审慎立场尤其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而地方政府的
支出对于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等经济刺激措施至关重要。
为了恢复经济增长势头,中国的财政扩张必须优先考虑更快地提振支出。值得注意的是,许
多已公布的支出计划,如城中村改造和消费补贴,都需要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的执行。如果我们假
设可自由支配的政府支出将与目标经济增速(2024年为5%,2025年预计为4.5%)
保持一致,并且政府收入在2024年剩馀时间和2025年稳定在当前水准,那么到2025
年底将需要额外发行至少3.6万亿元的债券。
其实,这些资金缺口并不需要全部通过发行新债券来筹集。到2023年底,中国政府有大
约2.3万亿元未使用的债务额度,可以作为杠杆的第一步。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在朝这个方
向著手。中央和地方政府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加快了支出,到第三季度分别实
现了年度目标的61.3%和66.1%。发行速度超过了前五年46.6%和52.7%的平
均利用率。
将这部分额度纳入计算后,实际需要新发行的金额将在1.3万亿元左右。当然,在政府最
终的方案中可能会增加一些空间,例如宣布发行2万亿元。如果假设银行注资需要1万亿元,那
么这进一步增加大约3万亿元的政府债务。
*结论*
总体而言,我们估计中国宣布的财政刺激总额将达到9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置换地
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的资金占比相对较小,但规模仍将相当可观。不
过,政府可能会控制宣布刺激政策的节奏,其中一部分及额外的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在稍后阶段推
出。
相较于2008年,今时今日中国的GDP规模已经显著扩大,所以这一规模的财政刺激占
GDP比重实际是更小的。随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的投资机会自然地减少,政府须在收
益递减和审慎的债务管理之间取得平衡。政府的目标应该著重于防止经济硬著陆,然后谨慎扩大
财政赤字,而不是仅仅追求高增长率。《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 艾西亚》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返回专家见地
上一篇文章:
《保险智卫-余柏坚》善用保单多元货币优势,掌握环球财富增值
下一篇文章:
《基金债券攻略-凌风》七大中港基金大比拼
其它专家见地
《投资新视野-李玉丽》印度股市不容忽视
2024-11-01 10:01
《「香」讲积金-香敏华》债市短期反覆,提供低吸机会
2024-11-01 10:00
《与联共策-邹建雄》固定收益展望:减息环境下的部署
2024-10-31 10:02
《富泰有方-黄德泰》经济动力稳健,联储局减息知易行难
2024-10-31 10:01
《积金特「攻」-王玉麟》个性造就财富:12星座谁是投资高手?
2024-10-30 10:00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