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期货期权
│
权证
│
ETF
│
A股
│
外汇
│
环球基金
│
香港脉搏
│
香港好去处
串流版
用户登入
产品简介
申请服务
新增功能
客务支援
│
中国香港站
│官方微博:
环球基金
www.etnetchina.com.cn
loading...
基金首页
中港基金互认
new
香港基金排行
基金搜索
专家见地
基金数据
产品登场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球基金
>
专家见地
> 《汇保智库-曾佩珊》「夹心世代」退休要考虑三代人的开支
《汇保智库-曾佩珊》「夹心世代」退休要考虑三代人的开支
2025/04/30 10: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小
中
大
《汇保智库》根据3月公布的《汇丰退休策划指标》,港人如要享受富而不奢的舒适退休生
活,一个二人家庭平均每月大概需要3.3万港元。然而,更令人关注的是,许多港人除了要筹
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成本,还要考虑年迈父母或年轻子女的生活需要。最新的《汇丰保险2025
年退休调查研究》揭示,这些「夹心世代」退休同时仍要照顾上一代及下一代的生活,使他们在
计算退休所需预算时有更多负担。
*供养父母或子女为退休生活构成财务压力*
「夹心世代」一方面要为自己累积足够的退休储备,另一方面还要确保父母获得适切的照顾
,同时为子女的教育及置业做好准备。四成受访者表示,每月需将超过三分之一的开支用于供养
父母或子女,93%的人担心家庭经济责任会影响个人退休计划。其中,拥有年长父母的「夹心
世代」尤为担忧医疗费用、日常生活开支及长者护理费用。
为子女筹划未来亦加重「夹心世代」的退休开支。调查发现,对于需供养子女的「夹心世代
」,他们更忧虑如何确保有足够的资产传承给下一代,同时又要应付子女置业首期及海外升学等
巨额开支。这些挑战显示,为了平衡父母与子女的需求以及自身理想的退休生活水平,「夹心世
代」需要全面且灵活的财务规划方案,方可保障家庭的整体财政稳定。
*大湾区内地城市成为香港及澳门以外的退休首选地*
香港生活成本于过去几年一直位居全球头几位,这无疑令准退休人士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内地
城市。不少受访者考虑在退休后移居到香港及澳门以外地区,其中65%选择大湾区内地城市,
因为这些地方的居住空间相对宽敞、生活成本较低,且与家人距离较近。大湾区内地城市与香港
之间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一小时生活圈」,方便子女随时探望父母,并可减轻日常照顾长者
的压力。
*优质退休社区的吸引力*
可是,跨境退休的配套尚有不足之处,令部份港人对跨境退休生活却步,特别是在医疗保健
方面。在计划移居大湾区的受访者中,有半数人担心跨境医疗保险索偿程序繁琐,41%则忧虑
医疗纪录无法跨境互通。这些问题反映了跨境生活中的挑战,唯有积极建立全面稳健的大湾区退
休生态系统,例如保险公司扩充医疗网络,让保单持有人在中国内地的医疗机构可享经预先批核
的免找数服务,才能进一步释放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退休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78%受访者对优质退休社区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希望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
生活的「夹心世代」。他们期望社区能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如专业的照顾服务、中医诊所及优
质的健康设施,以提升退休生活质素。
随著社会结构转型及急速发展,港人的理想退休生活愿景亦一直改变,近年生活水平改善令
不少港人向往更舒适、更安稳的退休生活。可是「夹心世代」在追求自己理想退休生活同时,也
要肩负照顾长辈及后代的财务责任,才能建立和谐家庭。我们应尽早规划及提早了解自己和家人
所需,配合市面上具跨代传承功能、提供跨境生活便利、并能保障家人医疗和生活需要的保险产
品,有助实现自己及挚爱的理想生活。《汇丰保险香港及澳门行政总裁 曾佩珊》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返回专家见地
上一篇文章:
《保险智卫-余柏坚》科技结合人性化服务,塑造效率温度兼备体验
下一篇文章:
《积金特「攻」-王玉麟》进入「五穷」月,强积金应如何部署?
其它专家见地
《创富理财-梁启棠》黎明前或暴风雨前的宁静
2025-04-28 17:51
《基金债券攻略-凌风》黄金基金,中短线具爆炸力
2025-04-17 15:48
《投资有道-高韦玲》高收益债券:风险管控与投资机遇
2025-04-15 10:00
《创富理财-龚俊桦》重塑世界秩序:美国的挑战,全球的机遇
2025-04-14 18:46
《丰硕成果-卢穗欣》波动市况下宜谨慎分散风险
2025-04-14 10:00
备注: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
文件为准。
2. 投资有风险,投资人拟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等,全面认识各基金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
能力相适应。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